05.30.2009
相簿

  在沒設鬧鐘的情況下,今天又是自動早起的一天。比昨天更早出了
門,開始了第三天的旅程。跟昨天比起來,今天又更沒目標了一些,只
打算沿著台十六線 (丹大林道) 看能多深入就多深入,之後再退出來走
走新中橫,也是看情況,如果山上夠晴朗且時間允許的話,就到塔塔加
去看看生日旅行時沒能看見的山容吧~回程呢,就從八卦山尾走八卦山
上的縱貫線- 139 縣道回員林囉。

  山腳路真是會讓人產生鬼打牆錯覺的一條路,行經的鄉鎮即使都在
彰化,也常常會重新分段,但還是叫山腳路!所以常有明明已經走過一
二三段了,沒多久後卻又回到了一段... 囧

  從 137 縣道南端續接上 152 縣道往東,這段路在進入名間之後,
兩旁常是成排的樟樹綠蔭,形成了很舒服的綠色廊道。經過了名間市區
後,改接上台十六線起點,這條路上大型車多了不少,尤其是砂石車。
省道大致上是循著濁水溪走,過了新集集隧道後,濁水溪上是一道長長
的集集攔河堰,此時濁水溪的水量也是少少的。


(152縣道上的樟樹綠色隧道)


(集集攔河堰)

  水里有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原本想說裡面應該有不少旅遊資訊
可以看,不過進了門之後感覺就像是個洽公的地方,所以什麼也沒得到
就趕緊再退了出來... orz (因為我也沒啥特定的問題想問,所以自然
就沒開口問櫃台了) 水里玉管處旁的水里溪旁,規劃了一帶親水區,感
覺是還不錯。


(水里溪口)


(玉管處門口的新高山登山口)



(水雲橋)


(水里溪匯入濁水溪)

  在附近的 7-11 解決早餐後,就繼續今天的行程吧。與新中橫共線
後再分出來的台十六線路幅窄小許多,不少路段是雙向共用一車道。地
圖上,由此開始的台十六線,另外被標上了『丹大林道』的名稱。林道
旁的濁水溪,自此也開始收斂。這段路主要是不斷地往濁水溪上游溯源
而去,溪谷越來越窄,兩旁的山越長越高,濁水溪與林道一樣在山裡繞
過一個接著一個的大迴彎,留下美麗的弧線身形。丹大林道沿路路況並
不是很好,尤其在過了地利之後,林道幾乎就是貼在順向坡上開鑿出來
的,有的地方公路切穿過了大片斜向溪谷的岩壁,處在這樣的地質環境
下,也難怪一路上遺留了許多落石痕跡。倒是林道旁的濁水溪,一直都
很平靜地潺潺流著,似乎在極力撇清它與兩旁破碎山地之間的關聯。對
了,這條林道沿路有些林蔭路段,如果不是很注意的話 (尤其是騎車的,
不管是機車還是單車),很容易會被掛在半空中的毛毛蟲給炸到... XDrz
(想像在高速撞擊下,『啪!』的一聲在臉上留下了綠色爆漿物)


(單純覺得這地名擺一起很有趣~)


(沿台16線濁水溪上游而去)


(這是往下游的方向)


(丹大林道旁濁水溪)


(溪谷寬度開始收斂)


(迴彎)


(擺尾後往下游而去的濁水溪)


(整個迴彎風貌)


(路幅也不寬的台16線丹大林道段)


(公路切穿一大塊順向坡岩壁)


(濁水溪)


(公路旁的小飛瀑)


(陽光下的溪谷與群山)


(路旁岩壁紋理)


(濁水溪)


(溪谷與菜園)


(一路從山頂大片崩落而下的山壁)

  在經過合流坪附近的天時農莊後,距離林道通車路段終點不遠了。
原本遊客就不多的林道,在這段路更是保留了原始的面貌,林道本身大
概就是最大的人為破壞了吧。終點處,是已被濁水溪給拉扯斷裂的孫海
吊橋 (此時的濁水溪風貌讓人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樣的情景)。在橋斷之
前,是可以再繼續深入的... 直到七彩湖。而目前的政策是,這段林道
似乎就要放著讓它自然毀壞、遇災不修了。這裡是濁水溪主流與支流丹
大溪的合流處,除了孫海吊橋毀壞的橋身與鋼纜之外,不遠處則是幾個
矮短的水泥橋墩,那則是更早以前遭七二水災沖毀的孫海橋遺跡了。在
此緬懷著這幾座橋樑的過去之餘,也不免深思著... 人定勝天嗎?人類
為了這個信念,又付出了多少代價呢?這的確是十分撼動內心的景象。
也只能望溪興嘆了,這段路就到此為止吧,該返頭繼續下一段旅程了。


(合流坪附近的農莊)



(在溪谷中來回碰撞反射的溪流)


(溪谷越來越窄, 兩岸夾山越來越高聳)


(往前走去直下濁水溪谷)


(孫海吊橋整個被洪水沖毀)


(原本的橋面殘骸散落在溪床旁)


(被洪水沖毀僅存的橋墩)


(孫海吊橋)


(近的濁水溪與遠的丹大溪)


(吊橋橋柱本身因纜繩拉扯而彎腰駝背)



(丹大林道上的落石痕跡)



(地利村村口造景, 呈現著原住民的生活)


(囧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蛙 的頭像
    青蛙

    青蛙的綠色池塘

    青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