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月觀霧、十一月翠峰湖兩次濕答答的旅行,
陪伴我並記錄下這近一年半大大小小旅行的 G1XM2 再也無法承受,
離我而去。
這是重新購入同型號相機後的晴朗週末,
帶著它,我們再度前往陽明山,完成陽明山小縱走計劃中的最後兩座山頭。
上午十點四十五分,我們抵達北投山區的清天宮登山口,
雖然這是條熱門路線,但卻是我第一次從這裡進入陽明山。
天氣很好,我還是穿著一個多月前購入的 TNF 防風防潑水外套。
從清天宮通往面天坪的這條步道屬於大屯主峰連峰步道系統的一部份,
前半段是連續爬坡,在有點錯估天氣的情況下,
走到我外套的雙袖積了一堆汗水,像泉水一樣不斷從袖口流出...Orz
看來這外套透氣的速度,趕不上我體內散發熱氣的速度。
爬了將近一個鐘頭後,我們抵達通往向天池的面天山向天山步道,
回到上次從大屯連峰下來走過的路段,
到此就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平緩的步道走起來輕鬆多了。
在這條路上,我再次撞到了一個多月前經過時也撞到的樹幹橫枝,
為什麼我會認得?
當連撞到它兩次、想不認得都難...= =
將近十二點,我們抵達上回的折返點-向天池,
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期間也經常下雨,
但此時的向天池回到了熟悉的面貌...
原本滿池的水不知流到哪、一滴不剩,
水去池空,徒留滿池的山友。
(又是這棵樹,每次經過都要撞它一下,看 Elsie 笑得多開心...Orz)
繞了乾涸的池子一圈,我們續往距離不遠的向天山,
中午十二點二十五分,抵達向天山頂。
這個山頂平緩、腹地寬闊,
與另一頭不遠處的面天山隔著 U 形鞍部對望,
並以鞍部最低點為界,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
往向天山這側是芒草原,往面天山那側是樹林。
(面天山與向天山之間的鞍部,先走很多步的黃衣 Elsie 正在樹下乘涼)
向天面天山之間的 U 形谷雖然看來考驗人的意志,
但一步一步前行,其實沒有想像中累。
我們在十二點四十五分,抵達面天山頂,
這裡有著兩面在臺北市區就可以望見的大反射板,
讓人懷念起北合歡山的高山景緻。
只是,二十分鐘前我們還在晴空豔陽下的向天山頂望著面天山頂,
不過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身處的面天山頂就已經雲霧蔽天了。
原本想待到藍天重現,但眼看這雲霧一來就不想離去,
甚至開始飄下了細細的雨絲,
晴天都被我們走到快變雨天,是怎麼回事...
沒做任何雨備的我絕不想再冒著讓相機淋雨的風險,
於是我們只能起身離去、趕緊下山,
續繞著環形的面天山向天山步道一圈後,
回到面天坪,沿著來時路返回清天宮登山口。
我們花了三個鐘頭多一點,完成這最後 6.3 公里,
『走好走滿』這拖了兩個月的陽明山小縱走-
頂山、石梯嶺、擎天崗、大屯主峰、大屯南峰、大屯西峰、向天山、與面天山,
總計約 31 公里,實際費時約 15 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