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配息」突然成為理財投資的顯學,
高配息率的基金亦成了不少通路的主打明星商品,
甚至有的基金公司為此提高了原配息基金的配息率、
或對無配息基金 (累積型) 額外引進或成立了各式配息股份 (年配、季配、月配等)。

一般投資人會選擇購買這類高配息商品,也許是覺得它跟存款一樣:
放一筆錢進去,
然後每個月都有一筆遠優於定存利息的錢 (所謂配息) 入帳,
這樣不是很好嗎?

現實是,
股票與基金的配息,本質上和存款的利息是不一樣的。
存款的利率雖不高,
但它的利息是獨立於本金之外的,
發放利息的同時並不會損及本金,
即便定存提前解約也只是按實際存期將利息打折、本金並不會少;
但股票與基金在配息的同時,
其股價與基金淨值是會相對跟著減少的!
舉例來說,假設某檔原本淨值 100 元的基金配息了 5 元 (殖利率 5%),
那在此同時其淨值便會因配息而減為 95 元。

正常投資人應該都會期待在配完息之後,
基金淨值會漲回配息前的價位、完成填息-
果真如此,那配出來的錢就是多賺的,
但其實以複利的角度而言,不配息的話投資人會賺更多 (因為那 5 元也會跟著漲);
但如果未來不幸基金不漲反跌,
對投資人來說就變成賺了利息賠了本金,
但其實這樣反而配出來的錢躲過了後來的下跌、提前入袋為安。
因此,雖然名為配息,
但其本質反倒比較像是不管當前投資損益賺賠,
由基金公司替投資人強制定期減碼避險的一個機制。
因此,千萬不要把「配息率」誤解為「報酬率」了,
高配息並不等於高報酬,
報酬率若遠遠不及配息率,那配再多也是枉然。

如果是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配息型基金 (尤其是月配型),
會變成一邊加碼 (扣錢投資)、一邊減碼 (配息) 的矛盾局面;
如果是單筆長期投資、追求資產增值的話,
這類基金又會持續不由分說地吐回初始投入的資金部位、降低複利效果;
如果是退休族想靠這類高配息基金每月領些配息花用,
也應充份瞭解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配息可能來自本金。

所以,如果哪天因為看到「高配息」所以心動的話,請多想幾分鐘:
這個配息是那個您想要的配息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基金投資 配息型基金
    全站熱搜

    青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