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2008

對於定期定額,目前的主流作法有一種是設停利點,
當報酬率到達設定的目標時,就作部份贖回或全部贖回的動作,
至於要不要續扣,
有人是說如果看好後市的話應該就續扣不要停,
也有人對於既然看好後市卻又先贖回這個作法感到疑惑。

我今天在想著這個問題,
其實著眼點也不全然是放在當獲利達到目標時是否該先落袋為安這個點上,
同時也是因為考慮到口袋不夠深,
也許應該給自己擬定好一份可行的基金投資策略,
一方面可以避掉 (分散) 一些風險,
另一方面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延續定期定額這樣的投資行為。

初步的想法是,仍是利用部份贖回且續扣來達到這個目標。
除了以報酬率來設停利點外,同時加上週期性地部份贖回。
譬如說,我在每年年初,檢視自己手上基金目前的短中期趨勢,以此為依據,
然後贖回一部份 (在此就不管該基金有沒有達到自己的停利點、甚至是虧損),
這贖回的部份就變成了這一年繼續支撐定期定額的資金來源之一。

根據趨勢,大致可以分向上、盤整、與向下這三種,
一種可能的作法是,當趨勢向上時,應該要贖回少一些,
以留較多單位繼續增值,也避免將整體成本墊高太多;
相對地,當趨勢往下時,應該要贖回多一些,
以避開可能的跌價損失。
可是還是覺得似乎哪裡怪怪的?
原本想的其實完全是反過來,亦即下跌過程中贖回少一些,
等於另外投入的資金就會多一些,以達到攤平成本的效果;
而在上漲過程中贖回多一些,相對來說要另外再投入的資金就會少一些,
這樣成本就不會墊太高。

我自己整理下來的結論是,
作法一比較是就趨勢來考量,當趨勢向上時整體投入的金額就會變多,
當趨勢向下時就相對保守;
作法二比較從風險來考量,當趨勢向上時反而較保守地先落袋為安,
而當趨勢向下時能有較好的攤平效果。

我還挺困擾的,不知道究竟哪種作法比較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青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